春困夏乏秋无力,冷风相吹正好眠,不知怎的,初入秋冬,整个人都变的懒洋洋的,畏寒惧冷,总希望如在春节一般晒着太阳嗑瓜子。心绪也颇不宁静,得知有登东岘活动,好的,那就出去走走吧。
或许因为我是生长在江边的孩子缘故,初见它,心绪如浅水润新芽,莫名生出一种欣喜之情,三步并两步走的无比轻快。与好友并肩,那么意气风发,恰同学少年。感叹“这才是大学生该有的样子啊”。倦看云卷云舒,笑谈“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”。总算是在路上了.
可没走几步,早先的雅致都已散尽,转而是双腿好似千斤重,每走一步便如往铁管中加注了一股滚烫的铁水。既然已无心看风景,那就耐心爬吧。由欣赏转为埋怨,这是多么可笑。好在有好友的推扶,嬉笑怒骂,引得我一度热血沸腾,怎奈双脚不争气,没走几步便要停下休息。此时,我好像对村上春树的《当我谈跑步,我会谈些什么》理解更通彻了一些,通过肢体的运动真的能得到一些东西的。
好的,山还是要爬的。
捡根树枝当手杖吧,咱也姑且做回背包客,管他天有多高,征途多蛮荒,我们依旧在路上。与上山与下山的游客互相打招呼,互相勉励,突然觉得,在爬山时,人都是善的。当然,这是个人看法。
不知听过多少次的“还有10分钟” “还有50米”,穿过了连绵曲折的山路。终于看到了顶点。不知为何,真正踏上顶点的那一刻,心情蛮平静的。没有振臂一呼,大喊“老子上来了”。而是深呼一口气,淡淡的与好友说一句:终于到了。此时看他却有一番渡尽劫波兄弟在的江湖意味。汗水蒸发后的畅快用我贫瘠的语言是无法描述的,高处的空气好像真的比平地上的要好闻的多。柳宗元爱游山看来真的是有缘由的。
下山总是容易的。越往下走,心越通透。漫漫山路那般崎岖,我们拼命的爬,可能真的不是为了征服,而是愿意去感受那万籁俱静的美丽。愿这一生从头长路,不为佛恕。
